兴化资讯>>教育

南康区:全面启动“第一课堂制” 讲出思政育人“新”味道

2023年27月19日00:03 | 来源:兴化资讯
小字号
丰富多彩的‘第一课堂’内容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和正能量,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大胆实践探索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为每天的第一节课加入了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目标,以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主线。

“物理老师会利用5分钟时间给我们讲科学家的故事,数学老师会讲数学故事,英语老师会播放爱国视频,丰富多彩的‘第一课堂’内容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和正能量。每天的学习时光都是从不一样的第一课堂开始的,日复一日的积累让我收获很多,还找到了未来努力的标和方向......”南康区第八中学八(10)班廖慧玲说。这是南康区抢抓江西“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大胆实践探索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启动实施“第一课堂制”的生动缩影。

全科思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新改革”。2023年3月, 南康区教科体系统创新推出“第一课堂制”,为每天的第一节课加入了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各学科任课教师利用每天第一节课的前5分钟时间,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目标,以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主线,结合重大时事、社会热点、教学内容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营造了“天天讲、人人讲、科科讲”滴灌式、润心田的思政教育氛围。

全员实施,助力思政一体化建设“新升级”“自实施‘第一课堂制’以来,我们抓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好机会,通过总体设计、分级落实、创新形式等方式,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唐江红旗学校党总支部书记赖宏桂说,学校政治处会同思政教研组牵头,结合各学科课堂、全员参与,鼓励学生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斗之中。内潮中小学、龙回中学、第十一中学、浮石中心小学等学校还积极探索创新“第一课堂”教育形式,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学生展示、讲述,教师引导、点评的互动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同时,细分“第一课堂”教学层次,为进一步探索打造有认知深度、有情感温度、有学段梯度、有学科辨识度的“第一课堂”教学体系提供了生动实践。

全域育人,重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第一课堂”以其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贴近现实的教学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现在特别期待每天的‘第一课堂’,老师会给我们播放视频、歌曲,还会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科学知识,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时,我还会在课余时间通过读书、上网再多了解一些。特别是有时候自己把国外的事情同国内的情况联系起来产生的一些疑惑时,老师通过比较国内外事实、案例中让我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区第四中学高二(7)班杨子毅说。连日来,唐江红旗学校、东山中心小学、第十二中学、麻双中学、第一小学、第五中学、南康中学北校区等学校认真对照实施方案研究授课计划,创新集体备课,并结合教育教学情况和传统重大节日等确定“月主题”“周主题”以及“日主题”,把每天第一节课前五分钟的思政教育作为固定形式,每天丰富多彩的“第一课堂制”思政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思政育人,久久为功。区教科体局党组副书记康明在推进全面实施“第一课堂制”时表示,“我们的教师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不断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所有教师将纳入思政课‘大师资 体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第一课堂制’,做好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衔接设计,加快构建‘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小学阶段侧重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侧重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侧重提升政治素养,切实把思政课讲准讲活、讲深讲透、讲出效果,最终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师生家长处处可见正能量。”

据了解,南康区在全区中小学推出实施“第一课堂制”,不仅帮助建立全员协同、分层教学、多元载体的铸魂育人体系,还为学校抓思想政治建设提供重要抓手,实现大思政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责任感,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营造思政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员抓思政教育的浓厚氛围。

来源:南康区教科体局

小编邀您 点击【在看】

热门排行

返回顶部